产品特性:阻燃电缆 | 是否进口:否 | 产地: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 |
品牌:小猫 | 型号:mhybv | 线芯材质:裸铜线 |
芯数:5-2000 | 护套材质:PE | 电线最大外径:200mm |
用途:通信 | 产品认证:***-2000 | 加工定制:是 |
物料编号:1154mb | 护套厚度:2mm | 净重:2g |
电阻:2欧姆 | 颜色:定制 | 每卷长度:定制 |
电话电缆,HYV,50×2×0.4
⑴、市内通信电缆产品型号:
HYA HYV HY HYAC(自承式) HYAT(冲油) CPEV CPEV-S
⑵、煤矿专用通信电缆产品型号:
MHYA(PUYA) MHYV(PUYV) MHY(PUY) MHYVR(PUYVR)
⑶、通信电缆:
HYVP HYAP MHYVP MHYVP MHYVRP RVSP(双绞线)
⑷、铠装通信电缆:
HYA53 MHYA32 MHYV22 MHY22 MHY32 HYAT53 HYV22 HYV32 HYA32
HYV53 HYVP22 HYAP22 HYAP32 MHYVP22 MHYVP32 MHYVRP22 MHYVRP32
⑸、阻燃通信电缆:
ZR-HYA ZRA-HYA ZA-HYA ZRC-HYA WDZ-HYA ZR-YJYR
电缆涉及火灾安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 CO2电缆的阻燃性、烟雾的密度和气体的有毒性。美***火标准较关注前两个问题,但是欧洲和美国对火灾安全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美国传统的概念认为:火灾的根源在于一氧化碳(CO)毒气的产生以及其后的燃烧过程中CO转化为CO2的热释放,因此,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量可减少火灾的危害。欧洲传统以来深信:在燃烧中产生的卤酸(HCL)释放量、气体腐蚀性、烟雾浓度及气体毒性是决定人们能否安全脱离火灾现场的主要因素。
附录A 常用电力电缆导体的允许温度表A 常用电力电缆导体的允许温度注: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截面大于300mm2的聚氯绝缘电缆。附录B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用方法和经济电流密度曲线B.0.1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密度宜按下式计算:式中:j——导体的经济电流密度(A/mm2);A——与导体截面有关的费用的可变部分[元/(m·mm2)];Imax——导体负荷电流(A);Sec——导体的经济截面(mm2);ρ20——导体直流电阻率(Ω·m);α20——实际导体材料20℃时电阻温度系数(1/K);θm——导体温度(℃);NP——每回路的相线数目;NC——传输同样型号和负荷值的回路数;τ——损耗的运行时间(h/a);P——在相关电压水平上1kW·h的成本[元/(kW·h)];D——供给电能损耗的额外供电容量成本[元/(kW·a)];CI——导体本体及安装成本(元);CT——导体总成本(元);R——单位长度的交流电阻(Ω/m);L——电缆长度(m);a——负荷年增长率(%);b——能源成本增长率(%),不计及通货膨胀的影响;i——贴现率(%),不包括通货膨胀的影响;N——导体经济寿命期(a);YP、YS——集肤效应系数和邻近效应系数;λ1、λ2——金属套系数和铠装损耗系数。B.0.2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密度宜按经济电流密度曲线查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图B.0.2-1~图B.0.2-6:适用于单一制电价;2 图B.0.2-7~图B.0.2-12:适用于两部制电价[D值取424元/(kW·a)];3 曲线1:适用于VLV-1(3芯、4芯)及VLV22-1(3芯、4芯)电力电缆;4 曲线2:适用于YJLV-10、YJLV22-10、YJLV-6及YJLV22-6电力电缆;5 曲线3:适用于YJLV-1(3芯、4芯)及YJLV22-1(3芯、4芯)电力电缆;6 曲线4:适用于YJV-1(3芯、4芯)、YJV22-1(3芯、4芯)、YJV-6、YJV22-6、YJV-10及YJV22-10电力电缆;7 曲线5:适用于VV-1(3芯、4芯)及VV22-1(3芯、4芯)电力电缆。图B.0.2-1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单一制电价P=0.298元/(kW·h)]图B.0.2-2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单一制电价P=0.363元/(kW·h)]图B.0.2-3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单一制电价P=0.443元/(kW·h)]图B.0.2-4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单一制电价P=0.540元/(kW·h)]图B.0.2-5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单一制电价P=0.659元/(kW·h)]图B.0.2-6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单一制电价P=0.804元/(kW·h)]图B.0.2-7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两部制电价P=0.298元/(kW·h)]图B.0.2-8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两部制电价P=0.363元/(kW·h)]图B.0.2-9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两部制电价P=0.443元/(kW·h)]图B.0.2-10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两部制电价P=0.540元/(kW·h)]图B.0.2-11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两部制电价P=0.659元/(kW·h)]图B.0.2-12 铜、铝电缆经济电流密度[两部制电价P=0.804元/(kW·h)]B.0.3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按经济电流截面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按照工程条件、电价(要区分单一制电价与两部制电价)、电缆成本、贴现率等计算拟选用的10kV及以下铜芯或铝芯的聚氯、交联聚绝缘等电缆的经济电流密度值;2 对备用回路的电缆,如备用的电动机回路等,宜根据其运行情况对其运行小时数进行折算后选择电缆截面。对一些长期不使用的回路,不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3 当电缆经济电流截面比按热稳定、允许电压降或持续载流量要求的截面小时,则应按热稳定、允许电压降或持续载流量较大要求截面选择。当电缆经济电流截面介于电缆标称截面挡次之间时,可视其接近程度,选择较接近一挡截面。附录C 10kV及以下常用电力电缆100%持续允许载流量C.0.1 1kV~3kV常用电力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见表C.0.1-1~表C.0.1-4。表C.0.1-1 1kV聚氯绝缘电缆空气中敷设时持续允许载流量(A)注:1 适用于铝芯电缆,铜芯电缆的持续允许载流量值可乘以1.29;2 单芯只适用于直流。表C.0.1-2 1kV聚氯绝缘电缆直埋敷设时持续允许载流量(A)注:1 适用于铝芯电缆,铜芯电缆的持续允许载流量值可乘以;2 单芯只适用于直流。表C.0.1-3 1kV~3kV交联聚绝缘电缆空气中敷设时持续允许载流量(A)注:1 持续允许载流量的确定还应符合本标准第3.6.4条的规定;2 水平形排列电缆相互间中心距为电缆外径的2倍。表C.0.1-4 1kV~3kV交联聚绝缘电缆直埋敷设时持续允许载流量(A)注:水平形排列电缆相互间中心距为电缆外径的2倍。C.0.2 6kV 3芯交联聚绝缘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见表。表C.0.2 6kV 3芯交联聚绝缘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A)注:1 适用于铝芯电缆,铜芯电缆的持续允许载流量值可乘以;2 电缆导体工作温度大于70℃时,持续允许载流量还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C.0.3 10kV 3芯交联聚绝缘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见表。表C.0.3 10kV 3芯交联聚绝缘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A)注:1 适用于铝芯电缆,铜芯电缆的持续允许载流量值可乘以;2 电缆导体工作温度大于70℃时,持续允许载流量还应符合本标准第条的规定。附录D 敷设条件不同时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的校正系数D.0.1 10kV及以下电缆在不同环境温度时的载流量校正系数见表。表D.0.1 10kV及以下电缆在不同环境温度时的载流量校正系数D.0.2 除表D.0.1以外的其他环境温度流量的校正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式中:θm——电缆导体工作温度(℃);θ1——对应于额定载流量的基准环境温度(℃);θ2——实际环境温度(℃)。D.0.3 不同土壤热阻系数时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见表D.0.3。表D.0.3 不同土壤热阻系数时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注:1 适用于缺乏实测土壤热阻系数时的粗略分类,对110kV及以上电缆线路工程,宜以实测方式确定土壤热阻系数;2 校正系数仅适用于本标准附录C中表C.0.1-2采取土壤热阻系数为·m/W的情况,不适用于三相交流系统的高压单芯电缆。D.0.4 土壤中直埋多根并行敷设时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见表D.0.4。表D.0.4 土壤中直埋多根并行敷设时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注:本表不适用于三相交流系统单芯电缆。D.0.5 空气中单层多根并行敷设时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见表D.0.5。表D.0.5 空气中单层多根并行敷设时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注:1 S为电缆中心间距,d为电缆外径;2 按全部电缆具有相同外径条件制订,当并列敷设的电缆外径不同时,d值可近似地取电缆外径的平均值;3 本表不适用于三相交流系统单芯电缆。D.0.6 电缆桥架上无间距配置多层并列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见表D.0.6。表D.0.6 电缆桥架上无间距配置多层并列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注:呈水平状并列电缆数不少于7根。D.0.7 1kV~6kV电缆户外明敷无遮阳时载流量的校正系数见表D.0.7。表D.0.7 1kV~6kV电缆户外明敷无遮阳时载流量的校正系数注:运用本表系数校正对应的载流量基础值,是采取户外环境温度的户内空气中电缆载流量。附录E 按短路热稳定条件计算电缆导体允许截面的方法E.1 固体绝缘电缆导体允许截面E.1.1 电缆导体允许截面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式中:S——电缆导体截面(mm2);J——热功当量系数,取1.0;q——电缆导体的单位体积热容量[J/(cm3·℃)],铝芯取2.48J/(cm3·℃),铜芯取3.4J/(cm3·℃);θm——短路作用时间内电缆导体允许温度(℃);θp——短路发生前的电缆导体工作温度(℃);θH——电缆额定负荷的电缆导体允许工作温度(℃);θo——电缆所处的环境温度值(℃);IH——电缆的额定负荷电流(A);Ip——电缆实际工作电流(A);α——20℃时电缆导体的电阻温度系数(1/℃),铜芯为0.00393/℃,铝芯为0.00403/℃;ρ——20℃时电缆导体的电阻系数(Ω·cm2/cm),铜芯为0.01724×10-4Ω·cm2/cm,铝芯为0.02826×10-4Ω·cm2/cm;η——计入包含电缆导体充填物热容影响的校正系数,对3kV~10kV电动机馈线回路,宜取η=0.93,其他情况可取η=1.00;K——电缆导体的交流电阻与直流电阻之比值,可由表E.1.1选取。表E.1.1 K值选择用表E.1.2 除电动机馈线回路外,均可取θp=θH。E.1.3 Q值确定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发电厂3kV~10kV断路器馈线回路,机组容量为100MW及以下时:式中:I——系统电源供给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A);t——短路持续时间(s);Tb——系统电源非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s)。2 对发电厂3kV~10kV断路器馈线回路,机组容量大于100MW时Q值表达式见表E.1.3。表E.1.3 机组容量大于100MW时Q值表达式注:1 Td为电动机反馈电流的衰减时间常数(s),Id为电动机供给反馈电流的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之和(A);2 对于电抗器或Uo%小于的双绕组变压器,取Tb=,其他情况取Tb=;3 对中速断路器,t可取,对慢速断路器,t可取。3 除发电厂3kV~10kV断路器馈线外的情况:E.2 自容式充油电缆导体允许截面E.2.1 电缆导体允许截面应满足下式:式中:S0——不含油道内绝缘油的电缆导体中绝缘油充填面积(mm2);q0——绝缘油的单位体积热容量[J/(cm3·℃)],可取1.7J/(cm3·℃)。E.2.2 除对变压器回路的电缆可按工作电流作用时的θp值外,其他情况宜取θp=θH。附录F 交流系统单芯电缆金属套的正常感应电势计算方法F.0.1 交流系统中单芯电缆线路1回或2回的各相按通常配置排列情况下,在电缆金属套上任一点非直接接地处的正常感应电势值可按下式计算:式中:ES——感应电势(V);L——电缆金属套的电气通路上任一部位与其直接接地处的距离(km);ESO——单位长度的正常感应电势(V/km)。F.0.2 ESO的表达式见表。表F.0.2 ESO的表达式附录G 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度量时的附加长度表G 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度量时的附加长度注:对厂区引入建筑物,直埋电缆因地形及埋设的要求,电缆沟、隧道、吊架的上下引接,电缆终端、接头等所需的电缆预留量,可取图纸量出的电缆敷设路径长度的5%。附录H 电缆穿管敷设时允许管长的计算方法H.0.1 电缆穿管敷设时的允许管长应按不超过电缆允许拉力和侧压力的下列公式确定:式中:Ti=n——从电缆送入管端起至第n个直线段拉出时的牵引力(N);Tj=m——从电缆送入管端起至第m个弯曲段拉出时的牵引力(N);Tm——电缆允许拉力(N);Pj——电缆在j个弯曲管段的侧压力(N/m);Pm——电缆允许侧压力(N/m)。H.0.2 水平管路的电缆牵拉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Ti-1——直线段入口拉力(N),起始拉力T0=Ti-1(i=1),可按20m左右长度电缆摩擦力计,其他各段按相应弯曲段出口拉力计;μ——电缆与管道间的动摩擦系数;W——电缆单位长度的重量(kg/m);C——电缆重量校正系数,2根电缆时,C2=;3根电缆品字形时,Li——第i段直线管长(m);θj——第j段弯曲管的夹角角度(rad);d——电缆外径(mm);D——保护管内径(mm)。H.0.3 弯曲管段电缆侧压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H.0.4 电缆允许拉力应按承受拉力材料的抗张强度计入安全系数确定。可采取牵引头或钢丝网套等方式牵引。用牵引头方式的电缆允许拉力可按下式计算:式中:k——校正系数,电力电缆k=1,控制电缆k=0.6;σ——导体允许抗拉强度(N/m2),铜芯取68.6×106N/m2,铝芯取39.2×106N/m2;q——电缆芯数;s——电缆导体截面(m2)。H.0.5 电缆允许侧压力可采取下列数值:1 分相统包电缆,Pm=2500N/m;2 其他挤塑绝缘或自容式充油电缆,Pm=3000N/m。H.0.6 电缆与管道间动摩擦系数可取表H.0.6所列数值。表H.0.6 电缆与管道间动摩擦系数注:电缆外护层为聚氯,敷设时加有润滑剂。本标准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电工铜圆线》GB/T 3953《电工圆铝线》GB/T 3955《电缆的导体》GB/T 3956《核电站用1E级电缆 通用要求》GB/T 《钢结构防火涂料》GB 《防火封堵材料》GB 《电缆防火涂料》GB 《交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选择和使用导则》GB/T 《耐火电缆槽盒》GB 《电缆导体用铝合金线》GB/T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核电厂常规岛设计防火规范》GB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高压交流电缆在线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DL/T 1506《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DL/T 5484《500kV交流海底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490《核电厂电缆系统设计及安装准则》EJ/T 649《阻燃及耐火电缆 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及要求 ***部分:阻燃电缆》GA 《阻燃及耐火电缆 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及要求 第2部分:耐火电缆》GA 《电缆载流量计算》JB/T 《防腐电缆桥架》NB/T
传感器+运算放大器+ADC+处理器是运算放大器的典型应用电路,在这种应用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传感器提供的电流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完成信号放大?对于微弱信号的放大,只用单个放大器难以达到好的效果,必须使用一些较特别的方法和传感器激励手段,而使用同步检测电路结构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测量效果。这种同步检测电路类似于锁相放大器结构,包括传感器的方波激励,电流转电压放大器,和同步解调三部分。需要注意的是电流转电压放大器需选用输入偏置电流极低的运放。